智能

有了顺心捷达 为何顺丰又投入5000万元成立了新快运公司

有了顺心捷达 为何顺丰又投入5000万元成立了新快运公司?

中国快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万亿级空间可期,因此引来不少企业争抢。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资讯公示系统获悉顺丰于6月27日登记成立深圳市顺丰快运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并发起,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人代表为顺丰助理CEO黄赟。

自2015年推出重货业务瞄准快运市场以来,顺丰在该领域的布局从未停歇。2018年,顺丰投资顺心捷达成立快运品牌,引入加盟模式。今年4月,顺丰董秘甘玲曾公开表示,顺丰快运2018年营收81亿,预计2019年将迈入百亿级。而此次成立新公司的背后,似乎隐藏着顺丰更大的野心。

新快运公司管理阵容强大

根据工商资讯显示,顺丰快运的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国际货运代理;从事装卸、搬运业务;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经济技术咨询;技术资讯咨询;以特许经营方式从事商业活动;经营进出口业务;机械装置租赁(不配备操作人员的机械装置租赁,不包括金融租赁活动);汽车租赁(不包括带操作人员的汽车出租);房屋租赁业务;商务服务、商务代理;过境货物运输代理(国际多式联运)。(以上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决定禁止的专案除外,限制的专案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普通货运;仓储服务;城市配送、城际配送。

据了解,深圳市顺丰快运有限公司由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并发起,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27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人代表黄赟。

在快递专家赵小敏看来,根据目前了解的讯息,该公司的管理人员阵容非常豪华,董事长黄赟是顺丰助理CEO,总经理黄偲海为顺丰重货负责人,而董事伍玮婷是顺丰控股董事、首席财务官。这样管理阵容显示出顺丰对快运业务的重视。

对于成立新快运公司,顺丰方面表示,近年来顺丰快运业务独立增长明显,将其主体化是满足商业管理职能的需要,也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更多元化的个性需求。

左手重货,右手顺心捷达

实际上,在顺丰业务结构中,快运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其2018年财报中,快运业务在新业务中占据最例,并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3.6%。同时年报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拥有44个快运中转场、1048个快运网点、快运自有车辆1.4万余台;整体快运场地面积超过132.3万平方米、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362个主要城市及地区。

顺丰早在2015年就推出重货快运产品。在2018年3月,顺丰控股收购新邦物流,并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独立品牌。该业务独立运作,主打高性价比的快运业务。借助顺丰的品牌效应,这家快运公司得以加盟模式快速起网、扩张。截至2018年底,顺心捷达已经签约了3700家意向加盟商,建成投入场站135家,新开运输线路近300条,在全国25个省市建立了服务网络。

顺丰此番单独成立快运公司,也被视为有意单独剥离快运业务,但顺丰自身的直营体系下的快运业务与以加盟形式、独立运作的顺心捷达如何并行?这个问题也备受业界关注。一位顺心捷达的加盟商表示:“如果两者能融合好是好事,否则恐怕会出问题。”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快运市场规模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远远大于快递市场规模。只要有企业进来,就都有蛋糕吃。

为何顺丰还要单独成立快运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顺心捷达是顺丰以加盟模式进军快运市场的平台,并与自有车货匹配平台顺陆APP联动,但更趋向于整合型平台,服务品质控制力稍弱。顺丰在快运市场要保持直营品质,需要一支直营快运军团以形成品牌影响力。

同时他认为,目前在大包裹快运市场,德邦以直营化队伍与顺丰争食,京东物流也在打造直营快运团队,中通快运团队也在对顺丰快运业务形成冲击。顺丰快运进行独立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做品牌攻防。

虽然在快运上,顺丰从未缺席,不过这次新快运公司的成立,也足以搅动原本就不平静的快运市场。

早在两年前,快递公司就掀起一股跨界快运的热潮,而目前来看,几家公司快运业务的发展情况似乎大相径庭。此前,韵达快递对快运业务的剥离暴露出其快运业务钜额亏损的尴尬;而申通的快运业务也在快捷快递停摆风波之后暂时搁置,至今未有重启的迹象。而顺丰、中通、百世的快运业务却似乎有着风生水起之势。

快运服务还是需要以仓储网做有力中场控制,这需要资本投入,打造仓配一体化的服务网,或以综合化服务与货主企业建立供应链协同,形成控货能力,反之仅以价格战未必能从竞争对手处撕开合作的口子。

而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物流公司之外,一系列新型快运互联网平台公司频繁获得资本青睐,也一度让快运市场引发关注。就在几天前,零担物流平台壹米滴答传出获得新一轮融资,其在今年1月刚刚获得D轮18亿元融资。同样是在1月,大票零担网络运营服务商“聚盟”也宣布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

但也要看到,快运市场牵动B端客户,合作粘性大于快递这种C端客户,相对不那么容易被撕裂,因此无论德邦、顺丰快运、壹米滴答都很难在短期内攻破对手,这或许需要一个马拉松长跑。谁能跑得更快,或者谁更先借助数字化手段,让服务效率更高、成本更优。(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界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