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新发现银河荡漾之谜解开了
仰望星空,银河星波荡漾,这是由银盘南北两侧交替出现的“恒星子结构”引起的。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让天文学家们争论不休。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李静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薛香香等人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空局(ESA)盖亚太空望远镜(Gaia)的数据,对位于反银心的麒麟座星环、三角座-仙女座星流和A13等子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子结构实际上是从银盘内部形成并向外扩散而来的。
这一结论结束了关于反银心子结构起源的问题,为天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启示。据他们所分析,这些“恒星子结构”交替出现在银盘的南北两侧,勾勒出了一个波浪状的起伏图案,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波浪形”的银河系。
通过对589颗来自这些子结构成员星的大样本观测分析,科学家们推断出这部分成员星与厚盘具有相似的运动轨迹,但其金属丰度却低于厚盘。这表明它们可能属于低金属丰度、贫瘠元素的外部区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们确实来源于更广阔、古老且富含气体和尘埃的地球系统。
此外,由于这些成员星在X-Y空间中展示出的轨道分布以及能量-角动量空间中的分布特征,与经典认为的人马座矮椭圆系差异极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它们并不仅仅是以标准方式移动着,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旋转运动模式。
最终,这项研究揭示了更多关于銀河系統擴展尺寸及構造之謎,并为未來對銀河系進一步探索提供了宝贵线索。此篇成果已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以供公众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