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朋友圈30秒 微视如何玩转短视讯社交_使用者

朋友圈30秒 微视如何玩转短视讯社交?_使用者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经济寒冬下,唯独短视讯火热。

2019年,短视讯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QuestMobile报告显示,短视讯独立App使用者已突破6.4亿。

自短视讯诞生以来,曾以各种形式抢占人们的社交场景,从娱乐到带货,哪种视讯形态更能吸引使用者并引发共鸣,似乎没有标准答案。

短视讯的发展核心是争夺使用者的注意力。

微视深知这一点,但传统的模式显然无法撼动既有格局,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社交或许是个可行答案。

6月28 日,微视上线了 30 秒朋友圈视讯分享功能。使用者只需在释出界面勾选“同步到朋友圈(最长可释出30秒)”按钮,即可将视讯同步到朋友圈。

同时,以往释出过的视讯也可以在个人主页开启后的左下角点选“同步到朋友圈”实现。

我们能在朋友圈释出30秒视讯了,这显然并非仅仅时长的增加这么简单。

过去,短视讯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基于内容层面的互动。因为视讯从而进行私信、分享等社交需求仍会转移到社交平台满足,使用者在短视讯平台上的社交意愿较低。30秒朋友圈视讯显然开拓了一种“时长+社交”的宽度的短视讯新体系。

未来是否可期?

短视讯+社交,微视要作联结器

朋友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使用者当之无愧的第一类社交场景,而在短视讯兴起后,朋友圈也不断在加强对短视讯形式的投入,从10秒到15秒,做为视讯的核心要素,时长让朋友圈视讯的内容表达更加丰富。

而现在,微视30秒朋友圈视讯给了使用者更多选择。首先是时长的进一步增长,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30秒时长给了大家更多记录生活的可能,更何况还附加了短视讯平台的创作能力——美颜、长腿以及多种视讯制作模版。

美颜、长腿等功能自不必说,此次跟随功能上线的“照片卡点”和“视讯模板”的功能,则成为30秒朋友圈视讯开放的一项重量级能力。

利用模版,使用者可以一键生成精美视讯,比如喜欢小动物的使用者,使用“萌宠”模板,就可以生成音画完美配合的萌宠短视讯。外出旅行时,也可以选择旅行模板,上传旅途中拍下的照片或视讯,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可以生成旅途记录。

更重要的是,这些长达30秒的视讯,都可以原生视讯模式一键分享至朋友圈,让大家不用跳转到视讯平台,也可以检视、点赞。

这其中,一方面是朋友圈视讯创作的便利,另一方面则是社交路径的缩短,微视起到了短视讯和社交平台之间的连线功能。

内容可以撬动社交,社交也可以撬动内容

在此之前,微视更希望打造一个内容社群,可以让使用者在其中得到大量资讯。但对大多数使用者来说,短视讯的刚需在于记录自己生活中琐碎的片段,对其他使用者来说,看到这些内容获得的价值与他们获取这些资讯的成本并不十分匹配。

30秒朋友圈视讯显然给出了另一个价值维度。我们抛开产品不谈,实际上在这个逻辑里,获益最大是使用者。对于使用者来说,同时获得了更加完整的短视讯社交体验,和更加丰富精彩的朋友圈资讯流。

这里产生了另一问题,究竟是以内容撬动社交?还是社交也可以撬动内容?

其实,与其纠结在到底是6秒、15秒、30秒,不如可以关心一下使用者究竟为什么要拍摄短视讯,为什么乐于分享短视讯?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得在朋友圈里找。

2019年春节期间,微视推出的新年红包活动在朋友圈发酵——视讯红包一键同步朋友圈,集中在特定场景下的短视讯与社交的融合互动,用抢红包动作打穿了短视讯的第四堵墙。视讯红包以激励机制将为实现了使用者的创作并实现导流。

今天,微视与朋友圈彻底打通,毫无疑问彰显了内容与社交双向撬动的构想。

微视已经达成了在短视讯领域全面连线朋友圈的状态。

一端是微视对于短视讯生态的把控,一端是朋友圈社交网络的强大分发与黏着能力,短视讯与社交的融合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和连线状态。

这种连线状态会不会导致新的使用者思维和行为变化?

比如,更多使用者在朋友圈通过短视讯自我表达?更多短视讯内容在朋友圈分发消费?或者更多基于短视讯的消费需求在朋友圈蔓延?

毕竟,各种使用者真实的、高质量的表达,文字、图片、音讯、视讯自由的运用,便捷、多元、通畅的互动才是一款成功产品真正的核心。

对于微视来说,从产品到运营,最需要关心的,其实是深耕使用者关系,其他事情,则水到渠成。

⊙ 以上内容版权归微信公众平台“iNews新知科技 By 冯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